所谓风水宝地,就是风水好的地方,居于此处,能助人事兴盛、发财,可令后代富贵、显达.风水宝地标准:后有靠山、左有青龙、右有白虎、前有案山、中有明堂、水流曲折,以使坟穴藏风聚气而令生人纳福纳财、富贵无比;外洋宽阔能容万马,可致后代鹏程万里、福禄延绵.中国地大物博,风水宝地自然是不在少数,而下面这几座城市可谓个中翘属.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.
1. 华夏中心 真龙穴地——安阳
安阳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,也是甲骨文最早发现地,周易的发源地.安阳是早期中国华夏文明的中心之一,先后有商朝以及曹魏、后赵、冉魏、前燕、东魏、北齐等七朝在此建都,故安阳素有“七朝古都”之称.安阳地势西高东低,呈阶梯状展布.西部为太行山区,东联一望无际的华北平原,行走到安阳老城中心落脉结穴,正所谓“好龙脱劫出平洋,百十里来长;离祖离宗星辰出,此是真龙骨”.安阳水系北有漳河,南有汤河,从安阳城区穿越而过的是洹河,且在洹园形成了玄字朝拜水,正所谓“水曲则有情,有情则有龙”.安阳老城是一个真正的真龙穴地、风水宝地.
2. 天目余脉 山清水秀——杭州
杭州,旧称临安,杭州历史悠久,4700多年前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;自秦朝设县治以来,已有2200多年历史.是五代时期吴越国和南宋的都城,为中国七大古都之一.古有“人间天堂”之美誉.杭州位于镇江的北岸,京杭大运河在此与钱塘江相交.它的西北是天目山,西南和东南是龙门山和会稽山.它风景如画,封建统治者很乐意陶醉在湖光山色之中,所以在此建都.以至于宋代诗人林升斥责道:“山外青山楼外楼,西湖歌舞几时休?暖风熏得游人醉,只把杭州作汴州.”
3. 富丽天下 东京梦华——开封
开封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,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,历史上的开封有着“琪树明霞五凤楼,夷门自古帝王州”、“汴京富丽天下无”的美誉,北宋东京开封更是当时世界第一大城市.开封是世界上唯独一座城市中轴线从未变动的都城,城摞城遗址在世界考古史和都城史上少有.开封亦是清明上河图的原创地,有“东京梦华”之美誉.开封市位于黄河中下游,太行山脉东南方,开封素有“北方水城”之美誉,境内河流众多,分属黄河和淮河两大水系,依山旁山的确是一块宝地.
4. 南阻秦岭 北滨渭河——西安
西安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,建都朝代最多,影响力最大的都城,居中国古都之首.西安拥有6000多年的建城史和1200多年的建都史,历史上曾有周、秦、汉、隋、唐等在内的共13个朝代在此建都,曾经作为中国首都和政治、经济、文化中心长达1200多年,被誉为“天然历史博物馆”.历代统治者之所以看中了西安,这与西安的地理形势有关.西安地处关中平原,南屏地势磅的秦岭,东近险拔峻秀的华山,西临冬夏积雪的太白,北连逶迤延绵的北山.四山亭亭,沃壤广野居中,宜林宜牧、宜粮宜棉、宜瓜宜果,有高山避暑、有风光览胜,故古有“膏腴天府”、“陆海丰饶”之称.
5. 王者之气 浑然天成——北京
北京作为帝都,已有3千多年的历史,是中国“四大古都”之一,拥有多项世界文化遗产.周武王封尧的后代于此,当时叫蓟丘,后来成为燕国的国都.辽代以北京为陪都,称燕京.金代于1153 年迁都北京,改名为中都,从此成为全国的政治中心.明代明成祖迁都到北京,为了体现皇权的核心地位,把全城的中轴线向东推移了150 米,新建的宫殿都在中轴线上,又在线北堆筑了一座景山,用以镇元代残余的王气,以便明代长治久安.清代仍以北京为都城,增建了地坛、日坛、月坛,用以祭奠.北京城南面有天坛,北面有地坛,东面有日坛,西面有月坛,分别表示前朱雀、后玄武、左青龙、右白虎.北京之所以历来成为军事重镇、政治中心,这与其地理形势有关.北京,北是燕山山脉,西北是茫茫千里的蒙古内蒙古大沙漠、戈壁滩,西南是太行山脉余脉,南面是华北平原,东面是渤海湾.辽东半岛和胶东半岛环抱渤海,成为拱卫北京的屏障.北京北依山险,南控平原,处于北京小平原、南方中原黄淮海大平原、北方山地之间,必然引起历代先哲的重视.
6. 虎踞龙盘 依山傍水——南京
南京的西面有座石头城,像一个蹲着的老虎,东面有钟山,像盘旋的卧龙.所以,南京素来有“虎踞龙盘”的美誉.南京先后有不少王朝和政权在此建都.三国的东吴以及后来的东晋、宋、齐、梁、陈曾在此建都,史称六朝古都.以后,南唐、明朝、太平天国、辛亥革命和蒋介石国民政府短期在此建都.南京地势险要,四周是山,北高南低,易守不易攻.西边有秦淮河入江,沿江多山矶.从西南往东北有石头山、马鞍山、四望山、卢龙山、幕府山,东北有宁镇山脉的最高峰钟山,北边有富贵山、覆舟山,鸡笼山,南边有长命州、张公州、白鹭等沙州形成夹江,这些天然屏障拱卫着南京,使得历代统治者都很看中这块地.不仅如此,南京还交通便利,东南的太湖平原和钱塘江流域是水资源丰富的地方.沿江可上溯到九江、武汉,沿江下行可到上海,加上秦淮河与太湖水系,使得南京四通八达.孙中山先生在其《建国方略》中评判南京的地理环境时说:“其位置乃在一美善之地区.其地有高山、有深水、有平原,此三种天工,钟毓一处,在世界之大都市中,诚难觅此佳境也. 而又恰居长江下游两岸之最丰富区域之中心,南京将来之发达,未可限量也.”
7. 千年帝都 牡丹花城——洛阳
洛阳有“十三朝古都”之称,与西安、南京、北京并列为中国四大古都,被联合国命名的世界文化名城,也是中国历史上唯独被命名为神都的城市,它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的主要发源地,中国的国名便源自古洛阳.洛阳位于洛水之北,水之北乃谓阳,故名洛阳.洛阳地处中原,境内山川纵横,西依秦岭,过函谷关是陕西的关中平原,东临嵩岳,北靠太行山又有黄河之险,南望伏牛山,有“河山拱戴,形势甲于天下”之说.所谓“生于苏杭,葬于北邙.”洛阳城北的邙山是中国人终极归宿的代名词,邙山上陵墓多得“几无卧牛之地”,更有6代24帝长眠于此,分布之密、数量之多、延续年代之久,堪称中国之最.洛阳还被称为“千年帝都,牡丹花城”.牡丹历来被誉为“花中之王”,富丽堂皇,国色天香,自古就有富贵吉祥、繁荣昌盛的寓意.洛阳牡丹根植河洛大地始于隋、盛于唐、甲天下于宋,有诗云“洛阳地脉花最宜,牡丹尤为天下奇”.相传唐武则天寒冬设宴赏花,令百花绽放,唯牡丹不从,贬之洛阳.岂知牡丹迁洛后竟吐蕊怒放,武后闻知,命火烧牡丹.牡丹枝干烧焦,次年却仍旧叶荣华发,且花更大、色更艳,可见神都洛阳之福泽深厚.

评论列表